走过“而立之年”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将举办
走过“而立之年”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将举办
走过“而立之年”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将举办
新(xīn)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伟 李满福 王思璇 安志鹏 冯宝强
新甘肃客户端(kèhùduān)记者 李静
时下的陇东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拼”的节奏。不断攀升的气温与高潮迭起的项目建设现场(xiànchǎng)呼应(hūyìng),见证着这里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rètǔ)。
走进位于华池县的甘肃全利电力装备生产制造项目(xiàngmù)(xiàngmù)施工现场,吊车挥舞(huīwǔ)巨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钢架(gāngjià)结构组建完成,工人们正抓紧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华池县首个重大装备制造项目,近日将开展试运行工作。
甘肃全利电力装备生产制造项目占地112亩,总投资3.5亿元,计划新建4条年加工33万吨金属表面处理热浸(rèjìn)镀锌生产线和1条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及铁塔(tiětǎ)流水线(liúshuǐxiàn)。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wèi)庆阳市“东数西算”“西电东送”“新能源储氢”等装备制造产业建设提供基础配套保障,将成为(chéngwéi)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和增长极。
该项目于(yú)2024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1号厂房(chǎngfáng)已完成钢结构施工,2号厂房正在安装相关设备,进场(jìnchǎng)的镀锌设备正在安装中,厂区内道路硬化和水暖电消防管道施工等全部完成。
该项目能如此快速推进(tuījìn),离不开华池县创新服务“硬”举措的支持。
从签约时的蓝图规划到(dào)生产线的轰鸣运转,从提交“拿地即开工”申请到“四证齐发”……华池县在项目审批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逐一攻克难题。让“等(děng)地期”转变为“加速期”,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速度,更让企业(qǐyè)感受到营商(yíngshāng)环境优化的力度(lìdù)。
“没想到(méixiǎngdào)效率这么高!”说起一路走来(zǒulái)的感受,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淏荣感慨,一个月时间,“三通一平”工程就搞定了(le)!原本预计2024年8月才能(cáinéng)办理下来的证,当年1月就拿到手了,足足节省了7个月时间。
“能源资源富集(fùjí),工业发展潜力巨大;企业之间达到互补,同质化现象不严重;边建设边办理手续(bànlǐshǒuxù),营商环境够优越。”在薛淏荣看来,种种优势足以让他吃(chī)下“定心丸”。
如果说手续办理只是(zhǐshì)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步,那么后期的项目建设,到(dào)市场拓展实施的全流程穿透式服务则是企业(qǐyè)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工业(gōngyè)企业融资普遍存在需求大、周期长的难点(nándiǎn)、痛点、堵点,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面临这个难题。
为了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早日(zǎorì)建成投产,华池县(huáchíxiàn)建立了“一企一策”融资对接机制,实现跨部门联动。
“当时,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在建设项目的进程中遇到近1.8亿元的融资(róngzī)缺口。”华池县(huáchíxiàn)(huáchíxiàn)工信局二级调研员崔刚说,为(wèi)助力企业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华池县工信局牵头组织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与甘肃银行开展专项对接,最终落实1.7亿元授信额度,其中(qízhōng)1.3亿元已高效投放。
项目能“引得来”,还需“留得住”,更要(gèngyào)“发展得好”。
对此,华池县积极实施“链主(liànzhǔ)企业+本土配套”协同发展(fāzhǎn)模式,主动对接部分央企项目需求(xūqiú),建立了“同质同价优先采购”机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激活企业发展“造血力(lì)”的同时,实现央企投资与地方产业升级的双赢。
“我们推动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与境内较大风电项目建设单位签订5000万元镀锌结构件(jiégòujiàn)供应合同,显著(xiǎnzhù)提升本地配套率。”崔刚介绍道(dào)。
当地政府实实在在地和企业“肩并肩”,共同解决遇到的(de)每一个难题,这让薛淏荣对(duì)投产后的发展前景(fāzhǎnqiánjǐng)充满信心,“我们的产品(chǎnpǐn)可广泛应用于环保、核能、风光发电、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64亿元,利润6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50余个(yúgè)。”
“目前达成投资意向项目12个,总投资106亿元。”华池县招商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说出的数字让人欣喜。今年以(yǐ)来,华池县发挥落地(luòdì)办服务机制作用,当好企业发展(fāzhǎn)的“最佳伙伴”、项目落地的“最佳保姆”和项目建设(jiànshè)的“最强后盾”,以最优的营商环境(huánjìng)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jiànxiào)。
记者从华池县(huáchíxiàn)工信局获悉,今年(jīnnián)一季度,华池县二产增加值(zēngjiāzhí)30.47亿元,同比增长5.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3.7%,多项关键(guānjiàn)指标领跑全市,充分印证了“营商软环境”对“产业硬实力”的撬动作用。
从“坐等诉求”到“主动破题”,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华池县持续升级“全(quán)周期、全要素、全闭环”服务(fúwù)体系,以(yǐ)破解企业发展“融资难”、激活企业发展“造血力”、疏通项目落地“阻梗点”为(wèi)重要抓手(zhuāshǒu),以更精准的政策供给、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优质的政务服务,打造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新高地。


新(xīn)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伟 李满福 王思璇 安志鹏 冯宝强
新甘肃客户端(kèhùduān)记者 李静
时下的陇东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拼”的节奏。不断攀升的气温与高潮迭起的项目建设现场(xiànchǎng)呼应(hūyìng),见证着这里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rètǔ)。
走进位于华池县的甘肃全利电力装备生产制造项目(xiàngmù)(xiàngmù)施工现场,吊车挥舞(huīwǔ)巨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钢架(gāngjià)结构组建完成,工人们正抓紧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华池县首个重大装备制造项目,近日将开展试运行工作。
甘肃全利电力装备生产制造项目占地112亩,总投资3.5亿元,计划新建4条年加工33万吨金属表面处理热浸(rèjìn)镀锌生产线和1条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及铁塔(tiětǎ)流水线(liúshuǐxiàn)。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wèi)庆阳市“东数西算”“西电东送”“新能源储氢”等装备制造产业建设提供基础配套保障,将成为(chéngwéi)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和增长极。
该项目于(yú)2024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1号厂房(chǎngfáng)已完成钢结构施工,2号厂房正在安装相关设备,进场(jìnchǎng)的镀锌设备正在安装中,厂区内道路硬化和水暖电消防管道施工等全部完成。
该项目能如此快速推进(tuījìn),离不开华池县创新服务“硬”举措的支持。
从签约时的蓝图规划到(dào)生产线的轰鸣运转,从提交“拿地即开工”申请到“四证齐发”……华池县在项目审批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逐一攻克难题。让“等(děng)地期”转变为“加速期”,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速度,更让企业(qǐyè)感受到营商(yíngshāng)环境优化的力度(lìdù)。
“没想到(méixiǎngdào)效率这么高!”说起一路走来(zǒulái)的感受,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淏荣感慨,一个月时间,“三通一平”工程就搞定了(le)!原本预计2024年8月才能(cáinéng)办理下来的证,当年1月就拿到手了,足足节省了7个月时间。
“能源资源富集(fùjí),工业发展潜力巨大;企业之间达到互补,同质化现象不严重;边建设边办理手续(bànlǐshǒuxù),营商环境够优越。”在薛淏荣看来,种种优势足以让他吃(chī)下“定心丸”。
如果说手续办理只是(zhǐshì)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步,那么后期的项目建设,到(dào)市场拓展实施的全流程穿透式服务则是企业(qǐyè)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工业(gōngyè)企业融资普遍存在需求大、周期长的难点(nándiǎn)、痛点、堵点,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面临这个难题。
为了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早日(zǎorì)建成投产,华池县(huáchíxiàn)建立了“一企一策”融资对接机制,实现跨部门联动。
“当时,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在建设项目的进程中遇到近1.8亿元的融资(róngzī)缺口。”华池县(huáchíxiàn)(huáchíxiàn)工信局二级调研员崔刚说,为(wèi)助力企业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华池县工信局牵头组织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与甘肃银行开展专项对接,最终落实1.7亿元授信额度,其中(qízhōng)1.3亿元已高效投放。
项目能“引得来”,还需“留得住”,更要(gèngyào)“发展得好”。
对此,华池县积极实施“链主(liànzhǔ)企业+本土配套”协同发展(fāzhǎn)模式,主动对接部分央企项目需求(xūqiú),建立了“同质同价优先采购”机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激活企业发展“造血力(lì)”的同时,实现央企投资与地方产业升级的双赢。
“我们推动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与境内较大风电项目建设单位签订5000万元镀锌结构件(jiégòujiàn)供应合同,显著(xiǎnzhù)提升本地配套率。”崔刚介绍道(dào)。
当地政府实实在在地和企业“肩并肩”,共同解决遇到的(de)每一个难题,这让薛淏荣对(duì)投产后的发展前景(fāzhǎnqiánjǐng)充满信心,“我们的产品(chǎnpǐn)可广泛应用于环保、核能、风光发电、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64亿元,利润6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50余个(yúgè)。”
“目前达成投资意向项目12个,总投资106亿元。”华池县招商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说出的数字让人欣喜。今年以(yǐ)来,华池县发挥落地(luòdì)办服务机制作用,当好企业发展(fāzhǎn)的“最佳伙伴”、项目落地的“最佳保姆”和项目建设(jiànshè)的“最强后盾”,以最优的营商环境(huánjìng)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jiànxiào)。
记者从华池县(huáchíxiàn)工信局获悉,今年(jīnnián)一季度,华池县二产增加值(zēngjiāzhí)30.47亿元,同比增长5.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3.7%,多项关键(guānjiàn)指标领跑全市,充分印证了“营商软环境”对“产业硬实力”的撬动作用。
从“坐等诉求”到“主动破题”,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华池县持续升级“全(quán)周期、全要素、全闭环”服务(fúwù)体系,以(yǐ)破解企业发展“融资难”、激活企业发展“造血力”、疏通项目落地“阻梗点”为(wèi)重要抓手(zhuāshǒu),以更精准的政策供给、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优质的政务服务,打造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新高地。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