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傲雪”九岁:人工繁育雪豹的故事

体育正文 172 0

“傲雪”九岁:人工繁育雪豹的故事

“傲雪”九岁:人工繁育雪豹的故事

这是2017年拍摄的雪豹“傲雪”。一岁多的“傲雪”在西宁野生动物园(dòngwùyuán)雪豹馆的木头上玩耍(wánshuǎ)。新华社发(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6月10日,在青藏高原,一只名为“傲雪”的(de)雪豹迎来九岁生日。 作为中国现存最年长的(de)人工繁育雪豹,“傲雪(àoxuě)”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雪豹馆,时而悠闲踱步,时而跳跃玩耍,身姿灵活、眼神锐利,展露出“雪山之王”的优雅和(hé)威风。 野生雪豹通常生活在海拔3500米(mǐ)以上的高寒地区,对于温度、湿度要求苛刻(kēkè),且对常见病原体抵抗力较弱,人工饲养繁育难度大。在“傲雪”出生前,西宁野生动物园(dòngwùyuán)已30年未成功繁育雪豹。 “主持雪豹繁育,心里总绷着一根弦。”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说,自(zì)1984年首次成功繁育以来,先后多只人工繁育雪豹在这里诞生,但由于饲养环境(huánjìng)和医疗条件不完善、雪豹人工育幼经验不足,小雪豹最终(zuìzhōng)全部夭亡(yāowáng)。 4月1日(rì),中国现存最年长的人工繁育雪豹“傲雪”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雪豹馆内散步。新华社发(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gōngtú)) 针对雪豹(xuěbào)人工繁育过程中出现的人工配对、孕期饲养和(hé)健康产仔等种种难题,救护中心2012年成立了由11名兽医师和畜牧师组成的雪豹繁育难题攻关小组(xiǎozǔ)。 救护中心主任何顺福介绍,2010年,救护中心依山(yīshān)修建了雪豹繁育基地,单个活动场面积超过600平方米,不对外展示,雪豹在其中生活更有安全感;针对肥胖(féipàng)会导致(dǎozhì)雪豹不易受孕的问题,救护中心通过改善饲粮(sìliáng)配方,增加活食(huóshí)和其他丰容,提高雪豹活动量,控制好体型。 “过去进入场内(chǎngnèi)观察幼崽,母兽可能受惊,出现(chūxiàn)咬死(sǐ)幼崽或长期不哺乳的情况,现在我们在繁殖区加装了监控设备,能够远程及时观察育幼情况而不惊扰母兽。”何顺福说。 2016年6月10日,在雪豹繁育基地,两只(liǎngzhǐ)雌性(cíxìng)雪豹接连出生。“看到两只蜷缩的雪豹幼崽,心里除了紧张(jǐnzhāng)还是紧张,生怕重蹈覆辙。”齐新章回忆,为了(wèile)避免弃崽、受凉等悲剧再次发生,救护中心制定了母兽育幼+人工育幼相结合的育幼方案。 幸运的是,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傲雪”最终存活下来并(bìng)茁壮成长。2017年6月10日,它满一岁(yīsuì),工作人员才首次对外公布这一喜讯。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这意味着人工繁育(fányù)取得成功。 雪豹(xuěbào)育幼期的疫病防治是关系育幼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齐新章说,雪豹出生(chūshēng)后(hòu)的最大危险期是在(zài)两个月内,幼崽死亡率大概在30%;半岁之内由于从母体带来的抗体逐步消失,自身接触到外界环境,死亡率又会达到一个高点;一岁之后死亡率大幅下降,因为此时疫苗(yìmiáo)注射的抗体已形成,身体体征趋于稳定。 为提高育幼成活率,救护中心聘请相关(xiāngguān)专家作为首席兽医(shòuyī)师(shī),制订了整个繁育期防疫计划。“除了专属饲养员之外,其他非必要人员不能接触雪豹,避免把疫病间接传染给雪豹幼崽。”齐新章说。 2017年5月,“傲雪”离开繁育(fányù)基地,搬到了240平方米的雪豹馆并正式(zhèngshì)公开亮相。长期负责雪豹救护繁育的工作人员赵(zhào)海龙介绍,通过设置假山、林草树木等,雪豹馆尽量模仿野外自然栖息地环境,“用(yòng)活食及动物全尸饲养(sìyǎng)、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容活动提高了‘傲雪’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 技术的进步在后续繁育中更为显著。2019年5月,一对雌性雪豹双胞胎“水墨”“油画”出生。何顺福说(shuō),这对雪豹育幼时,技术人员掌握了更多育幼经验,对幼崽食量科学调整(tiáozhěng),其发育水平明显好于“傲雪”,体重(tǐzhòng)高出(gāochū)30%。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zhōngguó)雪豹数量持续增加,监测数量已超1200只。 4月1日,中国现存最年长的人工繁育雪豹“傲雪”在西宁野生动物园(dòngwùyuán)雪豹馆内散步。新华社发(fā)(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野外种群的恢复(huīfù)标志着雪豹(xuěbào)保护(bǎohù)(bǎohù)取得重大进步,而雪豹人工繁育技术的日趋成熟,则为雪豹的迁地保护及研究雪豹生物学特性、行为习惯和繁育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更为增加雪豹保护教育(jiàoyù)的影响力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自成立以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fányù)中心已收容救护雪豹、普氏原羚、黑颈鹤等62种2200多只野生动物,近三分之一(sānfēnzhīyī)恢复野外(yěwài)生存能力后成功放归。 “唯有(yǒu)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国际动物学家(dòngwùxuéjiā)珍妮·古道尔的名言印在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第一块科普牌上。从在动物园出生(chūshēng),到成为公众了解迁地保护的代表动物,雪豹的故事正是中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suōyǐng)。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宁 周盛盛(zhōushèngshèng) 编辑:谢青玉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mǎzhènlóng)
“傲雪”九岁:人工繁育雪豹的故事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